在印巴五七空战中,中国歼-10CE战机凭借出色的性能,一举击落了三架法国达索“阵风”战斗机,而自己则毫发无损,这一壮举震惊了全球。然而,仍然有一些观点认为,歼-10CE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,是因为其得益于系统化作战的支持,而非战机本身具备超凡的性能。今天,我们将从核心性能对比这两款战机,让数据说话,解开这一谜团。
一、雷达与电子战能力
歼-10CE的雷达系统:
歼-10CE配备的是KLJ-7A型氮化镓(GaN)有源相控阵雷达,搭载了1472个T/R组件,能够在260公里的距离上探测到3平方米大小的目标。相比砷化镓雷达,歼-10CE的雷达扫描速度快了24倍,而且能够同时追踪12个目标,并且锁定其中6个进行攻击。这意味着歼-10CE能够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实现超高效的目标识别和处理。
“阵风”的雷达系统:
展开剩余87%“阵风”则配备了RBE2-AA型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,尽管这款雷达技术先进,但其T/R组件数量仅为836个,最大探测距离为180公里,且其多目标处理能力远低于歼-10CE,仅为后者的一半。这使得“阵风”在空战中,尤其是在面对歼-10CE这样的高性能战机时,略显劣势。
歼-10CE的电子战能力:
歼-10CE搭载的KG-600/800电子吊舱支持AI动态干扰,能够有效压制敌方雷达。在印巴空战中,歼-10CE成功使“阵风”的雷达目标丢失率超过了60%,并且通过与数据链系统的协同作战,实现了“A锁B射C导”的跨平台作战能力,这对于空空导弹的精确打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“阵风”的电子战能力:
“阵风”则配备了SPECTRA电子战系统,其抗干扰能力虽然较强,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表现并不理想,尤其在面对歼-10CE的强大电子干扰时,目标识别率降至40%,而导弹的命中率也下降了37%。这使得“阵风”在面对歼-10CE时的电子作战优势几乎被削弱。
总结:
歼-10CE的雷达探测距离更远,电子战抗干扰能力更强,尤其在超视距空战中,歼-10CE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对“阵风”的代差。
二、武器系统
歼-10CE的武器系统:
歼-10CE的主力武器是霹雳-15E超远程空空导弹,官方宣称其射程达到145公里,但实际上,实际射程可达200公里,末端速度高达4马赫,并且配备双向数据链和主动雷达制导系统。与预警机结合使用时,歼-10CE可在180公里外发起打击,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。
“阵风”的武器系统:
“阵风”则主配“流星”远程空空导弹,宣称射程150公里,但其实际有效射程大约为100公里。更重要的是,由于缺乏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的支持,“阵风”在仅依赖自身雷达导引时,实战中的有效射程甚至被压缩至70公里以下,空战表现明显逊色于歼-10CE。
歼-10CE的载荷能力:
歼-10CE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9.27吨,内油为3.5吨,最大载荷为6吨,并且具备9个外挂点。它可以搭载4枚霹雳-15E、2枚霹雳-10E导弹以及3个外挂油箱,以扩展作战半径,适应更长时间的空战需求。
“阵风”的载荷能力:
“阵风”则拥有更大的载荷能力,最大起飞重量为24吨,内油为4.8吨,最大载荷为9吨,且拥有14个外挂点。除了“流星”和“米卡”空空导弹外,“阵风”还可以携带反舰导弹、巡航导弹、精确制导炸弹等多种武器,具备更强的多任务能力,甚至可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。
总结:
歼-10CE作为一款专注空优的战机,最大起飞重量较轻,挂载较少,主要聚焦于空战能力,导弹技术水平较高。而“阵风”则是一款多用途的战机,具备较强的多任务能力,能够完成对地、对海等任务,但在空战能力上不如歼-10CE。
三、机动性与动力
歼-10CE的动力系统:
歼-10CE采用单发设计,搭载涡扇-10B矢量发动机,推力可达14.5吨,推重比为1.05,最大时速为2.0马赫,最大升限为18000米,最大航程为2500公里。凭借强大的动力,歼-10CE在高空高速下具有明显优势,特别适合进行高空空战。
“阵风”的动力系统:
“阵风”则采用双发设计,搭载2台M88-4E发动机,每台推力为7.5吨,最大时速为1.8马赫,最大升限为16800米,最大航程为3700公里。虽然在推力和升限上稍逊于歼-10CE,但其双发设计使得飞机在低速缠斗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强,且拥有更长的航程。
总结:
歼-10CE在速度和升限上更具优势,适合进行高速高空空战;而“阵风”则在航程和低速缠斗方面更具优势,适合执行长时间的任务。
综上所述:
歼-10CE是一款在现代空战体系中充当“利刃”的战斗机,凭借强大的作战网络和卓越的空战能力,适合装备那些具备系统化作战支持的国家。相对而言,“阵风”是一款全能型的“水桶机”,其多用途能力极强,适合那些缺乏体系化支持的国家,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,尽管在空战能力上稍逊一筹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